由于兄弟倆的木工手藝好,加之做事又認真負責。由此在裝修這個行當中,兄弟倆口碑好、人緣好,許多對他們業(yè)務十分滿意的裝修住戶,又把他們推薦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于是兄弟倆的生意越做越好,到了1990年,手中有了一定積蓄的兄弟倆已經可以自己扯一干人馬獨立承攬整個家庭裝修工程了。
商海里撈出一根“金稻草”
邱文欽一邊承攬著自己的裝修工程,一邊在四處尋找別的賺錢門路。1991年冬天,機遇終于光顧了誠實肯干的他。
這一年,邱文欽一個在深圳市東園路開名片印刷店的老鄉(xiāng)因生意不景氣,欲將名片店轉讓出去,轉承費只要三四千元。經過一番市場調查,邱文欽大膽地將這個名片店接手承包了下來,和店子一起接過來的還有原來店里的2名員工。
這是一間只有7平方米的小店,一臺破舊的手搖名片印刷機就是店里全部的生產設備,但邱文欽卻是興奮異常,因為這是一間屬于他自己的店子,第一次做老板的他被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撩得激動難抑……
店子所處位置不錯,然而生意卻不景氣,邱文欽認為主要是員工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性造成的。于是他馬上制訂一種激勵制度:規(guī)定員工每聯系印刷一盒名片,就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提成10%。此舉一出,2名員工也一改以前那種得過且過的工作態(tài)度,每天想方設法為店里聯系業(yè)務、招攬生意,同時也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久,邱文欽名片店的生意做活了。
但由于名片店里機器設備老化,每天無論邱文欽怎么緊張,最多也只能印制二三十盒名片,除去成本、房租和員工開支外,也就所剩無幾了。他想更換設備,來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一打聽,更換一臺新的名片印刷機器,差不多要上萬元,而邱文欽一下子又拿不出這么大一筆錢,這使他又犯了愁。
一次,一位文具店的業(yè)務員來給他推銷名片紙,隨身的挎包里還插著一大包鋼筆、圓珠筆及其它文具。邱文欽看到這些東西眼前不禁一亮,他想:自己可以一邊印名片,一邊賣文具,這樣兩不相誤,并且在名片店里賣文具也挺配套的。說干就干,他利用自己精湛的木工手藝,在名片店的內墻一側,做了個精致的文具售貨架,再裝上透明玻璃,一個漂亮的售貨架立馬就成了。開始的時候,邱文欽只是在這名業(yè)務員手中購進一些文具,零星搭配著賣,誰知到月終一結賬,他竟然發(fā)覺,自己零零碎碎賣文具賺的錢,已經超過了每日辛辛苦苦做名片賺的錢!
邱文欽不禁驚呆了!他馬上意識到文具這個小行當里蘊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讓一個文盲去賣帶有強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能行嗎?邱文欽開始心里也直打鼓,可他后來轉念一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認準了,就一定義無返顧地走下去。再說自己雖說沒有文化,但可以請一些高智商的人來給自己出謀劃策,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信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如此一想,邱文欽的信心就更大了。
1991年正是深圳大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各樣的公司、寫字樓一家接一家地開。文化辦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文具市場前景廣闊。經過這一番仔細調查,更堅定了邱文欽挑戰(zhàn)自我的決心。
1992年初,他將手中僅有7000元錢全部拿出來,用來批發(fā)一些新潮、適用的文具用品。此時,制作名片已退至副業(yè),賣文具一躍成了主業(yè)。不到1個月,邱文欽所進的文具被銷售一空,賺的錢也是以前的好幾倍,邱文欽暗暗慶幸自己選準了路子。于是,他開始周而復始地進貨、銷貨,慢慢地熟悉了文具這個行業(yè),店里的貨也越進越齊全了。到了第4個月,手中已有了2萬多元存款的邱文欽為了擴大經營規(guī)模,他又將名片店隔壁的一間10多個平方米的發(fā)廊轉租了下來,自己裝修一新后,成了一間文化用品專賣店。
天下原本沒有路,在荊棘叢生的地上踐踏的次數多了,腳下就有了一條路。在商海里反復篩淘,邱文欽終于找到了一根足可以讓他發(fā)家致富、安身立命的“金稻草”。
又經過1年多的磨練,邱文欽的事業(yè)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資金積累逐漸增多,進貨渠道也越來越廣,并取得了韓國、日本等七、八家國外文化用品公司的代理權。加之他有深圳大企業(yè)做穩(wěn)定的用戶。自然而然,他的業(yè)務量飛速上升,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人為我用,敢賺深圳一個億
“不管大步小步,都要領先一步”。這是邱文欽的經商之道。1990年,深圳超市經營最先由香港百佳引入。“超市”的自選特點給了消費者較多的自由選購空間,從而使顧客盈門。而當時在中國還沒有一家像 “麥當勞”、“肯德基”那樣有名氣的國際連鎖店。
當時我國文具行業(yè)也正面臨著大好商機:其一,當時從百貨零售領域剝離出來自成一體的文具行業(yè)已成為一熱門的產業(yè);其二,特許經營加盟連鎖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其三,隨著國內經濟及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必然令文具市場呈現出旺盛的消費勢頭,整個文具行業(yè)將進入一個穩(wěn)步發(fā)展充滿機遇的朝陽時期。
經過這么一番分析,邱文欽敏銳地捕捉住了這個商機。1993年,邱文欽開了自己第二家文具分店。到了1994年,一年之間,他又一口氣開了4家連鎖分店。1995年,他注冊成立“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從1993年到1995年3年間,“都都文具”的超市連鎖經營方式給這個行業(yè)吹來了一股新風,極大地攪動了這個市場,“都都”專業(yè)文具小超市在深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