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花是一種特殊的瓷器,與一般瓷器不同的是,這種瓷器的瓶口用瓷花封住,不能作為容器使用,是一種純粹的藝術陳設品。

瓷花作為陶瓷藝術品有著其獨特的魅力所在,瓷花創(chuàng)作并不以單一形式表現(xiàn),而是與其他的器物搭配,并突出瓷花的主題。
因而,瓷花創(chuàng)作中瓷花造型是關鍵,好的一件瓷花作品必定有著很高的文化內涵,讓人雅俗共賞。

德化做為“中國白“的故鄉(xiāng),其瓷土可塑性好,表現(xiàn)力強;德化的陶瓷藝術家以德化特有的溫潤如玉,素凈淡雅的”中國白“為胎質,塑造了千嬌百媚的鮮花。
以白瓷來展示花的質感,傳神地展現(xiàn)花的造型,花的風骨,花的神韻等,賜予瓷花鮮活的生命,塑造出了“風情萬種”,”繁花爭艷”的世界,烘托出瓷都德化陶瓷技藝的燦爛春天。

瓷花的創(chuàng)作技法
瓷花創(chuàng)作沿用德化傳統(tǒng)的制瓷技法“捏、塑、雕、鏤、貼、接、推、修。“塑、雕、鏤、推、修”的技法更多是放在與其搭配器物的制作,瓷花的搭配器物造型多樣,或花籃、或花盤、或樹枝、或竹、或為如玉等等。

捏花是瓷花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捏、推、接、貼”技法。陶瓷藝術家用手或竹刀片取出所需配制加工好的瓷泥、或白瓷泥,或彩色瓷泥,白瓷泥要用上好的瓷土,彰顯德化“白如雪”的瓷質,而彩色的瓷土能表現(xiàn)瓷花的自然色彩美。

然后按需要壓成薄片,放在手掌上塑成大小不一各種姿態(tài)的花瓣,內厚外薄,最后將這些花瓣粘到花心上,組成題材所需要的花朵。
有些瓷花要配上葉子才更能表現(xiàn)花的生命力,在做葉子時,花葉紋理需用精選花葉用手印制成型,然后逐步用工具深入刻劃花紋線條,這樣做出的葉子更為逼真。

制作時,花瓣太軟粘上去會往下聾拉而至斷下,太硬又不易粘上去,且易斷。粘接時,如果干濕程度掌握得不好,燒成后就會互相扯斷,留下缺口。
當然影響瓷花質量的因素還很多,包括原料的選擇與手法的應用、形態(tài)的塑造與色彩的調配、造型的設計與布局的剪裁、溫度的把握與時間的拿捏等。

瓷花的文化內涵
好的一件藝術品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也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讓人展開無數(shù)的想象空間。中國人喜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過比喻、象征、諧韻、寓意等方式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瓷花受到工藝的制約,單純的花卉造型過于簡單,沒有文化內涵,瓷花作品通常與花籃的籃形、掛盤、瓶類,假山,如玉、竹筍其他植物等其它器物造型結合,來表現(xiàn)一個主題。

如牡丹與菊花搭配,安插在瓷花籃支座上,構成一個盛開的花籃,顯得很隨意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它的組合效果能讓人聯(lián)想“富貴吉祥”的彩頭。

如玉與牡丹結合讓人體會“如意吉祥”,搭配成好彩頭的動植物很多:牡丹與竹筍搭配“節(jié)節(jié)高”、象征這工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牡丹與水仙“富貴似神仙”、牡丹與海棠“富貴滿堂”、梅花與月亮“花好月圓”等。

瓷花與底座的搭配,突出了瓷花的主題,同時賦予瓷花更高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人們的審美觀不斷變化,瓷花藝人們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不同創(chuàng)作手法,使瓷花的表現(xiàn)形式更為多樣。

這樣使瓷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發(fā)揮空間更大,更能滿足人們對瓷花藝術的需求,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陶瓷的藝術光輝。

溫馨提示:如對文中陶瓷作品感興趣,可添加微信:13600777720了解具體詳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