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日,德化宣傳部對外通報稱, 本月 26 日,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在法國里昂開幕。作為論壇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白 " 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頒獎儀式也于當天里昂匯流博物館舉行。泉州市政協(xié)主席陳燦輝、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和泉州藝術家、企業(yè)家代表以及法國福建商會、鄉(xiāng)賢、留學生代表共 100 多人等出席了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上,德化陶瓷藝術家黃永星作品《何朝宗》獲得優(yōu)秀獎,林建全等 17 位德化陶瓷藝術家分別獲匯流獎、傳承獎、支持獎等。此外,其中部分獲獎的國外陶瓷藝術家作品是在德化創(chuàng)作。這是近期德化陶瓷相繼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廈門金磚會晤后,參與的又一次備受世界矚目的活動。" 世界陶瓷之都 " 德化陶瓷業(yè)的又一輪發(fā)展引發(fā)關注。
" 中國白 " 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于今年 2 月在德化啟動,四個月時間里,共征集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新加坡的 241 位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入圍大獎賽作品共 67 件(套)作品。

18 位中外藝術家前往德化駐地創(chuàng)作
據(jù)介紹," 中國白 " 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在德化正式啟動后,在國際上取得熱烈的反響。共有來自中外的 241 位藝術家、600 多件作品參加比賽,其中國外藝術家 80 人,國內藝術家 161 人,大獎賽評審團還特別選拔了 18 位參賽的中外藝術家前往德化進行駐地創(chuàng)作。
18 位參賽的國外藝術家與當?shù)厮囆g家互相啟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切磋陶瓷制作技藝,共同完成了一批當代陶藝的精彩作品,成為古老的 " 中國白 " 燒制記憶和現(xiàn)代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的完美融合。部分入圍作品也在此論壇的法國里昂匯流博物館展出。
在頒獎儀式上,共有 11 位藝術家榮獲大賽作品獎,分別為金獎 1 位,銀獎 2 位,銅獎 3 位和優(yōu)秀獎 5 位,總獎金 22 萬歐元。
其中來自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的副教授、設計學博士蔣顏澤設計創(chuàng)作的《殘山剩水》摘得金獎,在德化創(chuàng)作 3 個多月的美國藝術家馬克 · 路佛德作品《精神 2》獲得銀獎,德化本地藝術家黃永星作品《何朝宗》獲得優(yōu)秀獎。另有德化當?shù)?17 位藝術家及兩個單位分獲大賽特別設置的 " 匯流獎 "、" 傳承獎 " 與 " 支持獎 "。
德化擁有極寶貴遺產要好好保護
法國賽爾弗國家陶瓷藝術中心主任羅曼 • 薩爾法蒂稱,在 18 世紀法國從中國瓷器制造中獲取了許多靈感,舉辦這次活動更好地加強兩國之間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將陶瓷藝術家安排在陶瓷原產地或博物館開展駐地創(chuàng)作的理念,為的就是讓創(chuàng)造力和靈感迸發(fā),也為了讓公眾更好地理解藝術。今日的創(chuàng)造就是明日的遺產,因此,我認為藝術家的參與非常重要,也讓我們更好地意識到前人所留下的遺產的價值所在。
他進一步表示,德化陶瓷工藝者們高超的技術水平,是幾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成果,而這些在西方大多已經失傳了,我們現(xiàn)在用的工藝手法更加現(xiàn)代和工業(yè)化。這些都是德化擁有的極其寶貴的遺產,一定要好好保護。
中國當代陶藝家趙夢對 " 中國白 " 這一材料也給予了很高評價,認可了 " 中國白 " 的國際價值,他說:" 隨著時間的變化和人類對藝術境界的感悟,‘中國白’神秘、自然、樸拙的美,依然堪稱‘極致’二字。這種緣于哲學思想境界的東方美學至今深刻影響著全世界各國的陶瓷藝術。"
大獎賽為 " 一帶一路 " 文明對話增光添彩
德化陶瓷以 " 白 " 見長,因 " 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 而享譽世界。 法國人將德化白瓷命名為 " 中國白 ",認為是 " 中國瓷器之上品 "。
此次大獎賽作為國際獎項,一批以德化白瓷為材料,以德化傳統(tǒng)燒制技藝制作的當代藝術品脫穎而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qū),接受不同思想教育,存在不同宗教信仰的藝術家的作品與眾不同,甚至于有些另類,讓德化陶瓷從業(yè)者耳目一新。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表示,通過大獎賽,有助于德化對陶瓷工藝的不斷拓展,推動德化陶瓷與國際藝術、文化創(chuàng)意、時尚潮流全面接軌,重塑德化在世界陶瓷文化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把德化陶瓷推向一個新的藝術高度,為 " 一帶一路 " 文明對話增光添彩。
" 宋元時代,隨著 " 東方第一大港 " 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成為 " 海上絲綢之路 " 的主要輸出商品之一,源源不斷地銷往歐洲,直接推動了世界著名的邁森瓷器制造廠的誕生,開啟了歐洲長達 300 年的仿制史,給歐洲乃至世界陶瓷業(yè)帶來了深遠影響,扮演著‘世界文化交流使者’。"

頒獎儀式上,福建冠,F(xiàn)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文昌說,如今德化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地無數(shù)的貿易商、設計師、藝術家到德化進行陶瓷相關的學習、創(chuàng)作、交流與合作,共同發(fā)展德化的陶瓷文化。他認為隨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強國、旅游強國大戰(zhàn)略的提出,德化的 " 世界陶瓷之都 ",將會聲名遠揚,成為中國另一張新的 " 文化名片 "。
項目為德化白瓷帶來的拓展意義
據(jù)悉," 中國白 " 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作為國際獎項,旨在從世界范圍內甄選出采用白瓷為主要原料創(chuàng)作的,具有創(chuàng)意的當代藝術家及陶瓷作品。
中央美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對 " 中國白 " 項目的國際化屬性表示肯定,他認為:" ‘中國白’國際陶藝大獎賽及駐場藝術項目是一項高度國際化的學術平臺,對引領國際陶藝的發(fā)展,促進東西方陶瓷文化的交流作用不可替代。"
清華美院陶瓷系主任白明認可 " 中國白 " 項目為德化白瓷帶來的拓展意義,他表示:" ‘中國白’國際陶藝大獎賽就是要將這種‘古老’的材料青春化,熟悉的審美陌生化,固有的認識多樣化,使‘中國白’這棵千年大樹生出新葉,長成新枝,結成新果,成為一片新林。"
" 中國是瓷器大國,雖然兩國之間制作陶瓷所用的工藝不同,但材料相同,都是在泥土的塑造中傳遞精神信息,這也是當今兩國共享的藝術創(chuàng)造。我們很高興有這種相互接近、共通的想法。"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中國瓷器歷史悠久,是細膩、新穎、精妙的藝術創(chuàng)作,法國的瓷器工業(yè)希望能與中國能有更多合作。
中法文化論壇法方秘書長胡欣表示:" 對于德化傳統(tǒng)技藝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只是第一步,接下去將請來著名的陶瓷藝術大師、設計師、藝評人、拍賣行等,給德化帶來新鮮的元素,幫助傳統(tǒng)創(chuàng)新,另外一方面,我們要讓他們成為德化的使者,把德化的傳統(tǒng)、技藝、悠久的歷史宣傳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