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個小小的酒瓶,要經過這么多道手工工序打磨而成,以后喝完國花瓷西鳳酒,我都舍不得丟掉酒瓶了。”昨日走進銅川陜西火鳳凰藝術陶瓷廠,參觀完陶瓷生產工序,參加活動的陶瓷藝術愛好者們感慨連連。
耀州窯是唐宋代名窯之一,是以唐宋為代表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的象征,更是陜西人的情懷;瘌P凰陶瓷是目前耀州窯最大的生產企業(yè),他們希望通過新耀瓷把刻畫技術繼承起來,讓耀州瓷煥發(fā)新生,成為陜西一張文化名片。
72道工序令人驚嘆
昨日一早,市民、本報讀者以及部分陶瓷愛好者來到這家陶瓷廠,探究火鳳凰藝術陶瓷到底有何魅力與不同。注漿、利坯、上釉、釉燒……一個個流程看下來,大伙們大開眼界,最讓大家驚嘆的還是火鳳凰精湛的制瓷工藝。
“別看素燒看似簡單,其實這是制瓷工藝里面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燒制時的溫度、時間皆要把握精準。大家看,在利坯環(huán)節(jié)中,比如‘利瓶口’我們就采用了先進的現(xiàn)代化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工藝更精細……”現(xiàn)場講解員向大家講述陶瓷的燒制過程。
“做一件瓷器真的了不起!”在陶瓷繪畫大師工作室,聽說一件純手工作品要經過72道工序,大家發(fā)出感嘆。聽說國花瓷西風酒瓶就用的耀州瓷,大家開玩笑說,以后喝完國花瓷西鳳酒,要將酒瓶保存好。
五味什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高閣語今年9歲半,參觀過程中,小姑娘將自己所見所聞一一拍照,并認真記錄在小筆記本上。“這些陶瓷太漂亮了,我要把今天所見所聞寫成作文,讓同學們知道一件陶瓷的出廠過程多么復雜和不易”。
典雅新耀瓷引人注目
在成品展示廳,一排排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的火鳳凰藝術陶瓷讓大家眼花繚亂,精致的瓷器、華美的藝術品讓讀者和陶瓷愛好者們對耀州瓷有了新認識。“以前在我印象中,耀州瓷就是青白兩色,非常‘土氣’,今天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如今的新耀瓷,更為典雅高貴。”瓷器愛好者白先生說。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孫若鵬表示,陶瓷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工藝美術品。陶瓷的美從陶瓷制作最先的構思開始,到繪制,再到燒制,最后成品,這一連串環(huán)節(jié)都必須灌輸進陶瓷大師們滿腔的激情,“無論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稍許懈怠,都會影響到陶瓷的品質與美感”。
孫若鵬說,耀州瓷絕不是大家認為的只有一種豆綠色;瘌P凰藝術陶瓷在唐彩宋青的基礎上傳承發(fā)展而來,如今色彩更為豐富,如:晶瑩剔透的白色、高貴的帝王黃、喜慶的中國紅,斑斕的各色裝飾圖案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倒流壺、公道杯、兩心壺是耀州瓷的特色,而如今的新耀瓷,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意結合,更為典雅高貴,形態(tài)上大有突破,這也是火鳳凰新耀瓷的另外一個迷人之處。
火鳳凰陶瓷是目前耀州窯最大的生產企業(yè),火鳳凰的新耀瓷將繼承傳統(tǒng),把精良的刻畫技術,好的釉色繼承起來,借鑒其他窯的技術和優(yōu)勢,結合現(xiàn)代創(chuàng)意,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改進升級,讓耀州瓷煥發(fā)新生,重振耀州瓷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