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人物傳記>>|
57歲收買佬和他的民俗博物館 偏好收瓷器

發(fā)布:2016-4-8 10:09:35  來源: 廣州日報  [字體: ]
雷偉亮和他的藏品。雷偉亮和他的藏品。

  “草根”出身的江門棠下鎮(zhèn)的村民雷偉亮,從16歲開始,走街串巷,奔走于全國各地,專門收藏代表各地民俗風情的藏品。30多年來,歷盡艱辛曲折,收藏了8萬多件反映全國各地特別是嶺南地區(qū)民俗風情的藏品,并成功領取江門首張民間博物館“資格證”。昨日,這間江門首家私人博物館已免費向市民開放,這些反映民俗風情、難得一見的藏品正式與市民見面。該館位于江門市棠下鎮(zhèn)三和管理區(qū),由“三和小學”改建而成。三層共5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外加兩個操場,均分門別類地堆滿了5000多個款式共8萬多件各個時期反映全國各地,特別是嶺南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的藏品。而博物館的主人,正是這位57歲的棠下村民雷偉亮。

清代及民國期間嶺南地區(qū)民間生活所用的瓷器。清代及民國期間嶺南地區(qū)民間生活所用的瓷器。

  經歷:16歲做“收買佬” 遇到心水藏品抱著睡覺

  57歲的雷偉亮,是江門棠下鎮(zhèn)的一名村民,“我16歲開始進入收藏行業(yè),剛開始做民間收藏是為生活所迫。收藏的物品,賣給廣州、香港等地的收藏者”。30多年來雷偉亮足跡遍布福建、廣東,特別是五邑地區(qū)。

  “后來對全國各地,尤其是嶺南地區(qū)歷史文化有了一定理解后,萌發(fā)了開設代表嶺南文化博物館的念頭。從此之后,我可以把收藏起來的各類物品,分類整理、展示,讓市民能夠對傳統(tǒng)文化有充分認識。如今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雷偉亮笑笑說。

  “剛出道時,由于經驗少,還收到一些假貨。”雷偉亮說。上了幾次當后,雷偉亮認識到,只有深入到鄉(xiāng)村民居,才能淘到寶貝。他開始走街串巷,收藏各種民俗風情藏品。“有一次,我在梅州收了一套清朝的官服,品相很好,是鎮(zhèn)館之寶,非常珍稀,連續(xù)兩個晚上,我都抱著它睡覺。”雷偉亮興奮地分享當時的心情。

  偏好:收有5萬多件具嶺南地區(qū)民俗風情的瓷器

  “五邑地區(q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雷偉亮足跡遍布江門的大街小巷,通過藏品認識江門民俗文化。

  經過30年的收藏及整理,雷偉亮對五邑地區(qū)的民俗文化文物及藏品收集后進行系統(tǒng)地分類。他整理出3000多款、5萬多件從明代至民國反映嶺南地區(qū)民俗風情的瓷器。他的藏品僅燉盅一項,就超過800個。據(jù)雷偉亮介紹,博物館所在的棠下鎮(zhèn),是900多年前由南雄珠璣巷遷入的,被稱為后珠璣巷。

  “從近代開始,五邑地區(qū)的臺山、新會等地開始出現(xiàn)出國淘金熱,后來又有一部分人落葉歸根,帶回了西方早期的物品。”

  記者發(fā)現(xiàn),在博物館里不但有19世紀臺山金山阿伯帶回來的“金山箱”、“煤油燈”、“洋火槍”、“衣車”等,還有一大批“留聲機”、“金山大鐘”、“醫(yī)用聽筒”等。據(jù)雷偉亮介紹,這些五邑地區(qū)的寶貴文物,記載了當年臺山人出國謀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后來又落葉歸根,建設故鄉(xiāng)的歷史,體現(xiàn)了五邑文化及僑鄉(xiāng)精神。

  眼光:村民家生銹之刀竟是著名的“烏利單刀”

  在二樓的武器庫還匯集了上百種“十八般兵器”,一對鷹爪讓記者十分難忘。鐵制鷹爪手背上,高高凸起8個錐子,還有鋒利指尖;除了進攻的兵器,自然也少不了防守的“盾牌”:竹條盾牌,藤條盾牌。一手握盾,一手握刀,攻防兼?zhèn)洹?/p>

  在武器庫門口,記者還發(fā)現(xiàn)一把單刀,雷偉亮說,這就是有名的“烏利單刀”。他表示,這把烏利單刀來源于江門地區(qū)的一個成語故事。故事講述了宋元軍隊在新會崖門打仗時,一名名叫“烏利”的元軍大將拿著一把單刀,在新會河涌上,被村民戲弄到頭冒金星,跌落河涌的故事。因此,“烏利單刀”意為首尾不能相顧,十分忙亂,嘲笑那些做事不倫不類、一塌糊涂的人。

  雷偉亮說自己早年在新會博物館見過一把“烏利單刀”,后來他在新會三江鎮(zhèn)一戶村民家里發(fā)現(xiàn)了一把生銹的刀,看成色已有百年歷史,與新會博物館“烏利單刀”一模一樣,于是他買回來,他告訴記者,這把刀是當時村民模仿“烏利單刀”制造的。

嶺南地區(qū)以前使用的石磨。嶺南地區(qū)以前使用的石磨。

  難題:鄉(xiāng)親借他50萬元流動資金 博物館才得以獲批

  “成立嶺南古民俗文化博物館,是我30多年的心愿,但卻幾經周折。”雷偉亮說。

  去年5月15日,雷偉亮攜帶博物館章程,來到江門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了民辦博物館申請手續(xù)。這是江門市首例民辦博物館申請。由于手續(xù)不全,雷偉亮被告知暫時無法辦理。

  在有關部門引導下,他查閱了廣東省在2014年8月印發(fā)《廣東省鼓勵民辦博物館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博物館具有固定的館址和專用的展廳,館舍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不小于400平方米”、“博物館開放時間不少于240天,全年參觀人數(shù)不低于10000人次”。除此之外,國家文物局關于民辦博物館拿“牌照”的指導意見也規(guī)定,如“藏品不應少于300件(套)”、“能保證民辦博物館年度的正常運作的流動資金,最低限額為50萬元人民幣”等。

  場所、藏品數(shù)量都不是問題,但50萬元的流動資金卻難住了雷偉亮。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同村一名鄉(xiāng)親答應借給雷偉亮50萬元。于是他便開始著手根據(jù)文件準備材料,按照博物館的章程,并精心挑選2836件(套)精品藏品作為博物館展品,以明清時期為主,并按照藏品類型劃分為不同主題的展廳,如瓷器、字畫、石器、家庭日常用品、文革類產品等,擺放在不同的課室。

  后來,他再次向江門市蓬江區(qū)有關部門提交了《嶺南古民俗文化博物館章程》。最終,江門首家民辦博物館獲批,他的民俗館也開始免費對外開放。

  目標:今年加盟五邑聯(lián)合博物館

  雷偉亮表示,江門市今年將以江門地區(qū)國有博物館為核心,鼓勵相關行業(yè)性博物館、紀念館、民間私人博物館發(fā)展,共同建立“江門五邑聯(lián)合博物館”。而他的博物館今年將加盟“五邑聯(lián)合博物館”,并與學校合作建成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他說:“建設一個博物館雖有難度,最難的還是日后如何養(yǎng)活一座博物館。”雷偉亮了解到,廣東省文化廳、財政廳為鼓勵民辦博物館發(fā)展、提高民辦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而設立的專項扶持資金,廣東省制定了鼓勵民辦博物館建設該資金分配方案,審核通過的民辦博物館可獲得2040萬元的扶持資金,他打算明年申請。

  今年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民間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發(fā)展”令江門收藏界沸騰起來。

  連日來,江門市文廣新局有關人員對民間各種私人博物館開始進行調查。據(jù)了解,目前江門市各類私人收藏館層出不窮,有根藝的、玉石的、字畫的;更有以江門地方為特色的陳皮、瓷器等私人博物館約有1000多家。這些私人博物館都是各種民間愛好者幾十年收藏而來,有設在家里的,有設在廢舊車房里的、也有在小學倉庫里的。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