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嘉賓合影

活動現場
2015年7月25日上午10點,“典雅瓷生活——龍泉青瓷雅器精品展”在北京合璧興陶瓷藝術館向大眾優(yōu)雅呈現。展會由北京合璧興陶瓷藝術館聯合《收藏投資導刊》共同推出。中國陶瓷工業(yè)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傅維杰、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王建中教授、中國證券報副總經理、《收藏投資導刊》社長楊江翰、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毛丹陽、周華、周鑫等專家與藝術家出席開幕式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合璧興陶瓷藝術館總經理翁利女士主持。同時,展會還吸引了CCTV財經頻道、數字電視書畫頻道、BTV、新浪網、中新網、雅昌藝術網、網易等多家媒體進行采訪報道。眾多藏家、陶瓷愛好者也來到現場,欣賞、把玩青瓷精品,感受藝術帶給生活的點滴改變。

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作為合璧興陶瓷藝術館創(chuàng)辦10周年慶典活動之一,以“典雅瓷生活”為題,旨在為觀者展示一種典雅、精致的“瓷質”生活方式。此次展會精選了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毛丹陽、周華等10余位龍泉青年陶瓷藝術家,結合當下審美趨勢,從傳統(tǒng)文人雅士所熱衷的茶道、香道、花道、文房這“四雅”出發(fā),精心創(chuàng)作的200余件藝術精品。這些作品代表了青瓷藝術家們各自從陶瓷藝術視角對“典雅瓷生活”的理解,同時也是傳統(tǒng)文化回歸生活的一種表現。

活動現場
為回饋藏家對于合璧興陶瓷藝術館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幫助,現場還組織幸運抽獎活動,獎品為毛丹陽、周華、周鑫老師的作品,這種“貼心”的小舉動也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蛟S是受抽獎活動的刺激,很多并未被抽中的藏家不想專美于他人,現場紛紛出手,挑選自己中意的作品。除此之外,毛丹陽更在展會現場向觀眾展示了拉坯、貼塑等工藝,藝術家精湛的技藝和扎實的功底也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活動現場
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年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形成了我國特有的陶瓷文化,F代瓷藝與傳統(tǒng)文化星火相傳,共承一脈。“藝術當隨時代”是藝術界的共識,現代藝術作品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當下生活與審美的反映。陶瓷的運用已經深刻融入國人的生活當中,它以其特殊的裝飾效果深受人們的青睞。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大眾對藝術品也有了需求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他們熱愛生活,對藝術有熱情。那些動輒上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藝術品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講是望塵莫及的,但是他們有對藝術的熱情,有收藏藝術品的需要。正是這些龐大的需求,點燃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促進了藝術品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步伐,更潛移默化地改善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么多的需求結合在一起,也讓合璧興萌生了“讓陶瓷藝術走進生活”的想法,并以此推出了名為“典雅瓷生活”的藝術項目,以期讓藝術品和大眾的消費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活動現場
合璧興陶瓷藝術館多年來以發(fā)掘中國本土陶瓷藝術家,展示陶瓷藝術精品,推廣陶瓷文化為己任。致力于鞏固和引領藝術陶瓷市場潮流。青年陶瓷藝術家,是傳承發(fā)揚陶瓷文化的生力軍,是陶瓷藝術的未來。他們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審視當下的生活,他們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下人的審美趨勢,而且這些作品的價位也普遍較為理性,更容易走進大眾的生活,這與合璧興陶瓷藝術館“讓陶瓷藝術走進生活”的推廣理念不謀而合。

活動現場
藝術源自生活,生活成就藝術。高品位的生活需要藝術的點綴,你——也許就是新的生活家!
本次活動將持續(xù)至2015年8月9日,展會期間更有多重購買優(yōu)惠,對于喜愛青瓷的收藏者而言,這定會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生活盛宴”。

現場制作

現場制作

現場制作
做瓷如做人——專訪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周華
記者:這次展覽帶來了哪些作品?
周華:這次展覽主要帶來了一些與我們平時生活相關的青瓷作品,比如茶道、香道、花器及文房里的一些小擺件,而且這些作品的設計制作上有一個共同理念,就是在傳承傳統(tǒng)龍泉青瓷的基礎上更注重以人為本,貼近生活雅致的同時更兼具實用性,不僅是居家,在出差旅行會友時也能方面攜帶與使用,更多的體現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完美結合。
記者:如何理解“典雅瓷生活”的展覽主題?
周華:首先陶瓷的發(fā)明與起源就是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在這個漫長的成熟過程當中逐漸的產生了實用性到藝術性的轉變與結合,我們古人用了兩個字很好的形容與概括了這樣的一個概念,那就是“雅玩”,我想這就是“典雅瓷生活”的主題。“雅”體現的是我們對藝術品的審美情趣,“玩”體現的是我們對藝術品的理解與情感。
記者:在提升生活品質方面,青瓷有哪些優(yōu)勢?
周華:青瓷具有所有陶瓷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即可觀賞又兼具實用,但是我認為在提升生活品質方面,青瓷更具優(yōu)勢,這主要體現青瓷特有的色彩與質感,青色是一種介于黃色與藍色之間的色彩,他很難用語言來形容與表達,但也是一種最貼近大自然的色彩,青瓷石灰堿釉的特征也讓他具有溫潤如玉般的質感,這種色彩與質感的完美結合,正是我們生活中很難得到而內心里又很想追求的那種純粹的情感,所以青瓷可以升華凈化我們的思想,我想這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
記者:作為藝術家,你是如何理解青瓷的?
周華:其實這是一個所有傳統(tǒng)藝術類創(chuàng)作者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考量傳承與創(chuàng)新,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要具有包容性,包容一切我們所認為美的思想和所需要來表達這種美感的材質的東西,而龍泉青瓷是傳統(tǒng)的,之所以傳統(tǒng),是因為她是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是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的,所以我對龍泉青瓷的理解是一種隨性與嚴謹,隨性是一種創(chuàng)作思想更開放的包容一切美好的事物與想像,嚴謹是一種傳承傳統(tǒng)的態(tài)度與堅持,我堅持龍泉青瓷傳統(tǒng)的材質與燒制技藝創(chuàng)作原汁原味的龍泉青瓷作品,我想龍泉青瓷離開了龍泉這一方水土就不是她的味道了。
記者:在你的生活當中,青瓷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周華:因為我們兄弟倆是出生于一個龍泉青瓷世家,從小到大到后來的逐漸了解認識學藝與創(chuàng)作,龍泉青瓷一路伴隨著我成長,她不僅讓我生活無憂,養(yǎng)家糊口,也讓我在學習與創(chuàng)作過程中領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其實制作龍泉青瓷的門檻很低,但是要燒出一件滿意的、好的青瓷卻很難,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過程,這就像我們的生活,有追求、有坎坷、有成就也有滿足,雖然不能盡善盡美,卻也是件件都有故事,在生活中尋找美好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素材,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追求與肯定自我。
記者:青瓷具備收藏性,同時也具備實用性,在創(chuàng)作方面,如何平衡兩者的關系?
周華:龍泉青瓷首先具備實用性,這是所以陶瓷類起源的一個共同特性,把這實用性的生活器具轉變成為藝術化的具有收藏的作品一直是千百年來每一個陶瓷藝人追求的夢想,首先收藏品的特性是偶然性的,龍泉青瓷恰好是有這樣的收藏特性,龍泉青釉在燒制過程中會出現豐富色彩變化和不穩(wěn)定性,這是人為無法完全控制的,可以說每一件好的傳統(tǒng)龍泉青瓷作品都具備有這樣的偶然性,再者傳統(tǒng)的龍泉青瓷都是手工制作的,那么每一件作品在器型上線條上有與釉層厚度的匹配上的不一樣,就會出現不同的視覺感觀,當然這是對傳統(tǒng)龍泉青瓷的一種說法,只有傳統(tǒng)材質制作手法以及燒制工藝才賦予她具有這收藏特性,所以說這是一個偽命題,青瓷具有收藏性,但不是所有的青瓷都可以收藏,就像我平常說的很多陶瓷作品都可以說是青瓷,但不一定是龍泉青瓷,這種收藏與實用的平衡,只有結合每個作者對藝術的追求與態(tài)度才能體現出來。
記者: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需要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并重,談談你的心得體會?
周華:在前面談到的青瓷理解當中,其實也說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在龍泉青瓷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我會更加看重傳承,因為首先她是一門傳統(tǒng)手工藝,當然在傳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創(chuàng)新,我所理解的創(chuàng)新就是把這種傳統(tǒng)如何融入和更加完美地結合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會在一些細節(jié)再設計,用創(chuàng)新與改進讓傳統(tǒng)在我們生活當中生動起來。
記者:從藝術家的角度,對于選擇青瓷有哪些建議?
周華:對于選擇青瓷,我覺得主要要注重一件作品型、釉、工三方面,型是器物造型線條,工是工藝細節(jié),釉是傳統(tǒng)配方的釉料與燒制質感,特別要強調的是釉是龍泉的靈魂,是龍泉青瓷脫穎于其它陶瓷的是最重要表現,所以有人會說龍泉青瓷是講究燒制而不講究設計的,我并不贊同這種觀點,地于龍泉青瓷釉是最重要的,但對于一件可以收藏的作品,我會更看重作品本身的感覺,只有在器型、釉色、工藝三個方面都能夠很好結合的作品才是好的青瓷作品,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合適,一種恰到好處的合適,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就是作者賦予作品的思想,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品如人品,人們往往能通過一件作品來反應出作者的思想品德,龍泉青瓷是高雅而又內斂的,她就像我們生活當中看到一個好看的女孩子的背影,我們就有去看女孩正面的沖動,如果是漂亮的,我們會更想去了解和走進她的內心深處,感受她的內在心靈的美麗。漂亮是外在的亮麗,而美才是內在最閃亮的東西,做瓷如做人,真善美才是永恒的,如何選擇一件好的青瓷作品,對于你而言,就是去了解、認識,追求自己內心想要的真實、善良、美麗就像人與人之間是有緣份一樣,人和青瓷之間也是有緣份的,作品不只是作品,是包含故事和情感的,你的感覺就是你的選擇。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