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guān)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wù) 廣告服務(wù)
 直通產(chǎn)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shè)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chǎn)品  供應(yīng)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shù)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chǎn)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chǎn)區(qū)動態(tài)>>其它>>|
從一把瓷茶壺,到一家藝術(shù)館

發(fā)布:2014-4-21 10:20:00  來源: 解放網(wǎng)-解放日報 [字體: ]
龔寄托
龔寄托

  近日,滬上茶具收藏名家黃福弟雙喜臨門(603008,股吧):傾注他二十余載心血、匯集中國歷代千余件精品茶具的“粲雅軒”茶具文化藝術(shù)館正式揭牌;歷經(jīng)三年,由他主編的集館藏紫砂精品茶具之大成的《粲雅軒藏壺》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兩件喜事,了卻了他“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夙愿。

  是什么讓他改變

  走進“粲雅軒”茶具文化藝術(shù)館,感受到的是中國茶具文化的深深魅力。

  這里有中國歷代紫砂茶具、瓷器茶具及其他材質(zhì)的茶具1000多件,其中紫砂茶具有明清和近代一些著名藝人的作品,以及當代大師和實力派高級工藝師等人的作品,共600多件,較完整地呈現(xiàn)了近500年來宜興紫砂茗壺的歷史。而中國歷代瓷器茶具的歷史跨度更大,500多件瓷器茶具始于西晉,延續(xù)至民國,從中可以看出不同時期的樣式和特征。藝術(shù)館還收藏中國百余件歷代其他材質(zhì)的茶具,有金、銀、銅、鐵、錫、玉、木、琺瑯、琉璃、石雕、椰殼雕等多種材質(zhì)。

  在滬上收藏界,黃福弟一向低調(diào);但近年來,他打破以往多做少說、只做不說的慣例,頻頻高調(diào)亮相:

  繼2010年10月在寶山國際民間藝術(shù)博覽館設(shè)立非營利性的藝術(shù)館,長期向公眾開放展示其藏品之后,他還先后十多次參加上海世博展、浙江省博物館展、中國美術(shù)學院朱可心作品展、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展、中國壺迷展、中國壺友展、全國民辦博物館展、西安世博展、首屆海峽兩岸紫砂精品聯(lián)展等全國各地大展;其收藏的作品圖片相繼刊登在《紫壺錦》、《紫砂印象》、《紫砂意象》、《古韻清流》、《盛世紫砂》等眾多出版物上;參加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黃福弟躋身滬上百名“市民收藏家”之列;本月,“粲雅軒”茶具文化藝術(shù)館的揭牌與《粲雅軒藏壺》的新書首發(fā),同樣體現(xiàn)出黃福弟的處事風格不同以往。

  是什么讓他改變?他說:“弘揚和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每一個收藏愛好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希望能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收藏和感悟。”

  一件件藏品都是他的命根子

  黃福弟是地道的上海寶山人,祖祖輩輩與收藏不沾邊。他在部隊當過文化兵,在企業(yè)坐過辦公室,在機關(guān)當過秘書,平時喜歡舞文弄墨,結(jié)交一些文化界的朋友,漸漸地,也成了小有名氣的地區(qū)文人。

  第一件藏品的入藏經(jīng)歷,黃福弟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他家中有件青花罐,好友鑒定為明代天啟年間制,品相很好,這成為他踏入收藏界的敲門磚。而與茶具收藏的結(jié)緣,純屬偶然。黃福弟有一幫藏友,大家約定收藏“分工”,并一致推薦黃福弟收藏茶具,而他對此也情有獨鐘。上世紀90年代初,他與朋友結(jié)伴遠赴甘肅臨夏古玩市場,發(fā)現(xiàn)一把民國瓷茶壺,壺蓋雖然有點殘,但壺身上的花鳥繪得惟妙惟肖。黃福弟眼前一亮,當即以60元的價格收入囊中。這是黃福弟收藏的第一把茶壺。

  黃福弟把茶具收藏視為畢生追求。在他眼里,一件件藏品都是他的命根子,他對它們呵護有加,從不輕易出手。如今,他創(chuàng)辦的茶具文化藝術(shù)館館藏歷代精品茶具逾千件,價值不菲,但他常“守著金屋缺錢花”,不時為收藏資金無法周轉(zhuǎn)而四處籌措。最困難時,他曾變賣住房買茶具。不少人笑他癡,又有誰知道這正是他成為收藏名家的秘笈所在。

  在茶具收藏實踐中,黃福弟給自己確立了一個高起點,慢慢形成了一種近乎苛刻的收藏標準。他主編的《粲雅軒藏壺》一書之所以歷時3年才得以出版,也是因為他精益求精,反復斟酌。就在《粲雅軒藏壺》即將付印前,業(yè)內(nèi)有人對書中一件茶具的真?zhèn)翁岢鲑|(zhì)疑。為不留遺憾,黃福弟毫不猶豫地把相關(guān)內(nèi)容撤換下來。

  銘刻于心的,是藏品背后的情誼

  作為收藏家,黃福弟之所以能有所收獲,得益于時代機遇與個人愛好的機緣巧合,也得益于眾多良師摯友的風雨同舟和鼎力相助。一句話,是天時、地利、人和,使一位普通市民圓了收藏夢。

  二十余載茶具收藏實踐,不僅使黃福弟尋覓到一件件歷代茶具精品,更使他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資源。最讓他銘刻于心的,是有幸得到汪寅仙和何道洪這兩位當今紫砂大師的傾力相助。

  2003年春節(jié),黃福弟專程到宜興拜訪汪寅仙,動身晚了,偏又碰上堵車,趕到汪家已是下午一點多了。汪家全家十多口人餓著肚子等他。黃福弟愧疚不已,汪寅仙卻無半點責怪之意,還執(zhí)意要親自下廚,并說:“我們是一家人,應(yīng)該到齊了一起吃。”一番話說得黃福弟心頭暖暖。

  有一年,黃福弟花600元從淮陰購得一件“大清乾隆年制”款的紫砂身筒,屬宮廷器,美中不足的是茶壺無蓋。他曾想方設(shè)法請人配蓋,終未能如愿。行內(nèi)人都知道,制壺者寧可做三把壺,也不愿配一個蓋,可見配蓋的難度。當他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找汪寅仙幫忙時,汪寅仙二話沒說,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配泥、調(diào)色、試樣、制蓋,一次又一次,連配了三次,終于配成。壺與蓋,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連行家都很難辨別。黃福弟要付錢時,汪寅仙卻說:“我們的情誼能用金錢來衡量嗎?”

  黃福弟與何道洪相識相交也有多年。在紫砂收藏界,能擁有何道洪紫砂壺是很多人的夢想。何道洪為了圓黃福弟的夢,整整花了3年時間,精雕細琢,精心制作了一件他自己也稱心滿意的經(jīng)典代表作—“歲寒三友壺”,并于2006年和夫人一起,專程送到寶山黃福弟家中,而且說什么都不肯收錢。人們都說何道洪的作品“千金難求一壺”,而當這千金之壺成為黃福弟的藏品時,這位歷經(jīng)風雨的收藏家的感激之情一時無以言表。

  說起二十余載收藏的感悟,黃福弟似乎有著千言萬語,但對他來說,最大的感觸,就是快樂,那種把玩之樂、交友之樂、分享之樂、探究之樂,令人心醉。尤其是當他把個人藏品面向社會開放,讓市民分享時,他感覺心中溢滿了更大的快樂。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chǎn)區(qū) 更多....
 >> 江西產(chǎn)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guān)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chǎn)品服務(wù)  幫助中心  版權(quán)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wù){(diào)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quán)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guān)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