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質量抽查公告,共有97種陶瓷磚產品上“黑榜”,其中有3批次產品被檢出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且產地均為廣東。
報告中透露,此次國家質檢總局共對福建、山東、廣東、四川、陜西等8個省272家企業(yè)生產的364種陶瓷磚產品進行了監(jiān)督抽查,發(fā)現(xiàn)有97種產品不合格。其中36種產品破壞強度、15種產品斷裂模數(shù)不合格,這樣的產品在使用中容易開裂、破碎。37種產品吸水率不合格,主要是陶瓷磚燒制溫度低、時間短、開口氣孔較多,在使用中吸收水分,引起坯體吸濕膨脹,容易產生裂紋或剝落。
此次抽查還發(fā)現(xiàn)3批次產品中的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有關專家表示,瓷磚類產品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超標,若對人體長期輻射,會增加患癌癥的幾率。
此外,廣東省工商局最近對陶瓷磚、石材進行抽檢,抽檢結果顯示,陶瓷磚合格率62.1%,比2007年的合格率直線下降近三成。行內人士指出,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在于抽檢方式的改變以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建材行業(yè)低價競爭所致。在此次檢測中,陶瓷磚類并未發(fā)現(xiàn)放射性項目超標,主要是破壞強度和斷裂模數(shù)不合格。但石材方面,有8批次放射性項目不合格。據(jù)悉,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石材銷售必須標明放射性類別,否則不能上市銷售。
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若在室內大面積裝飾石材產品,最好不要購買大啡珠、細啡珠、印度紅等花崗巖,因為這些石材產品的放射性可能較大。大批量購買石材時,需向對方索取檢驗報告。同時,選購瓷質拋光磚時,也要看是否有標識放射性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