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傳統(tǒng)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yè)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制成的各種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細的精陶和瓷器都屬于它的范圍。對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鹽礦物(如粘土、長石、石英等),因此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yè),同屬于“硅酸鹽工業(yè)”的范疇。陶瓷餐具的燒制和應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造型多樣、色彩斑斕、手感清涼細滑,容易洗滌,深受國人喜愛。

圖:青花釉中彩纏枝蓮紋高檔餐具
一般來說,陶瓷餐具是分為5種分類的,每種分類都有它的獨特之處,以下是瓷庫中國小編為您編譯的詳細資料。
一、鎂質瓷餐具
鎂質瓷主要由富含鎂的硅酸鹽礦物的滑石作為瓷泥的主要原料,并經過138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所以鎂質瓷餐具具有高白度、高強度、高熱穩(wěn)定性等突出特點,其潔白如玉、晶瑩潤澤、是星級賓館用餐具的最佳選擇,現(xiàn)被指定為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國宴用瓷,并被北京王府飯店選為專用瓷。
鎂質瓷餐具具有獨特的強度高、耐酸堿、無鉛毒、易洗滌的性能,經得起廚房作業(yè)的顛波碰撞,不易損壞,更適宜于機械洗滌、高溫蒸煮消毒、電烤箱持續(xù)高溫和微波加熱等現(xiàn)代生活方式。鎂質瓷餐具被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大賓館選用,并為外商青睞,成為出口歐美、東南亞、中東的餐具中的“熱門貨”。
二、鎂質強化瓷餐具
鎂質強化瓷餐具,是采用鎂質石粉和高長石粉作主原料,在13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燒制而成,其強度超高,脆性很低,高白度,釉面光潔,使用壽命是普通陶瓷的3-5倍,是目前所有日用瓷中適合作消毒餐具的理想產品。雖然單件產品的成本要比白瓷和普通強化瓷高25%左右,但其使用壽命長、破損率低、檔次高形象好,實際餐具的累積總投入反而要低50%以上。瓷質高貴典雅,釉面光滑柔和,具有耐高溫,耐急冷,溫度高,不易劃痕等特點,且不含鉛等化學物質,是無污染的綠色餐具、環(huán)保餐具,是現(xiàn)代化酒店,賓館及消毒餐具公司的首選陶瓷餐具產品,深得用戶好評。
三、強化瓷餐具
強化瓷是高質的瓷泥中加上鋁鎂等成分再經1300攝氏度左右烈火燒制,讓他們重新結晶組合,磁化成一種物質,耐碰耐撞是它的看家本領。釉面呈乳白色,手感細膩。強化瓷的色釉較鎂質強化瓷偏暗,目前在消毒餐具市場上使用的餐具已經逐步被鎂質強化瓷和鎂質瓷代替。
四、貝質瓷餐具
貝質瓷采用高白泥高白釉和貝殼粉經科學的配方,經過1200多攝氏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然后再彩繪,再上一次釉,經過第二次高溫燒制使之成為無毒、無鉛、無害并永不退色,不易破碎,適合于洗碗機洗滌。貝質瓷餐具的釉面白中帶藍,適合于中低檔陶瓷餐具用戶。
五、色釉瓷餐具
色釉瓷是在產品未燒制之前直接在胚胎上彩繪圖案,經過一次高溫燒成。屬于釉下彩陶瓷,瓷器上圖案為人工彩繪,具有藝術價值。是一種與上面瓷器不同風格的餐具產品,為需要特色餐具的消毒中心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