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強調的湖畔精神的第三個關鍵詞是小公司精神。即使在阿里巴巴上市后,馬云仍把阿里巴巴定位為一家小公司,但是具有大的社會影響力。這種小公司定位的背后,是一種追求速度、靈活、創(chuàng)新的精神。
關于這種小公司精神,馬云在內部專門強調過:“我的定位是,我們是一家高速發(fā)展的小公司,但是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首先要明白我們是小公司,發(fā)展速度非常之快,如果將自己定位為跨國公司,定位為非常厲害的公司,我們真的是越走越狹窄。人要明白自己是誰,什么原因讓你成功,阿里巴巴有現(xiàn)在,首先要感謝有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行業(yè),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行業(yè),我們不可能有顛覆性的思考,行業(yè)的高速成長有了我們,我們要感謝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成長,特別感謝的是我的團隊。”
絕招2:價值觀—為何“仇恨”MBA
馬云一直頗為“仇恨”MBA,為什么?
馬云曾說過把80%的MBA開除了。“要么送回去繼續(xù)學習,要么到別的公司去,我告訴他們應先學會做人,什么時候你忘了書本上的東西再回來吧。如果你認為你是MBA就可以管理人,就可以說三道四,那就錯了,所有的MBA進入我們公司以后先從銷售做起,六個月之后還能活下來,我們團隊就歡迎你。”
可能因為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就遭受了招MBA帶來的教訓,馬云一直對MBA意見頗多。有一次,馬云甚至向商學院發(fā)飆,他說,教授總是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但是我覺得商學院的客戶是誰?是我們的這些企業(yè)、這些用人單位,企業(yè)的聲音要聽。
馬云對MBA有一個比喻,可能是拖拉機里裝了波音747的引擎,把拖拉機拆了還跑不起來。“我希望調整MBA自己的期望值,MBA自認為是精英,精英在一起干不了什么事情,我跟MBA坐在一起,他們能用一年的時間討論誰當CEO,而不是誰去做事。”
馬云反MBA言論的背后,是他認為這些MBA“做人”有問題。
換句話說,馬云一直強調一種創(chuàng)業(yè)型的價值觀,而MBA跟這種創(chuàng)業(yè)型價值觀格格不入。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滕森說:影響一家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它的價值觀。我們將組織的價值觀定義為員工用于確定優(yōu)先事項的標準—他們根據(jù)這些標準來判斷一份訂單是否有吸引力,一位客戶的重要性如何,以及一個新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意是令人矚目還是馬馬虎虎。
很少有中國企業(yè)像馬云這么重視價值觀修煉,這是一種大公司精神,是一種基業(yè)長青精神。事實上,馬云在價值觀上不斷進行修訂,以前是九大價值觀,后來又精簡為為六大價值觀。對馬云的價值觀,網(wǎng)絡上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點評,“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叫六脈神劍。三劍說做人:誠信、激情和敬業(yè);二劍說做事:團隊合作、擁抱變化;一劍刺中要害,說的是‘客戶第一’”。
比如,在早期的阿里巴巴,“倒立”只是一種獨特的娛樂方式,后來,馬云下了死命令,將倒立當作“政治任務”在內部推行,每一個員工,不管男女都必須學會。關于此,馬云有三個層面的考慮:
1.你以為自己做不到,其實你一定能做到。馬云認為,只要克服心理障礙,一定就能實現(xiàn)。瘦弱的員工說,細小的胳膊實在支撐不起龐大的身軀。馬云說,倒立就是最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