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月光寶盒”的夜景
展廳中的精美工藝品。
昨天下午,歷經(jīng)將近6年的建設,神秘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月光寶盒”終于向市民掀下“蓋頭”,3500名早早等候在新館東門的排隊者終于都如愿領到開館入場券,有幸成為省博新館的第一批觀眾。原計劃當天下午的2500張門票并不能滿足早早等候的市民,省博領導根據(jù)現(xiàn)場人流疏通的狀況,臨時決定多發(fā)放1000張入場券。
觀眾在東門取票后就在西門排隊入場,依照順序要經(jīng)過證件領票、驗票、安檢和剪票四道關卡。安檢程序和搭乘飛機的步驟一樣,物品要放在輸送帶經(jīng)過電子檢測,鑰匙等物品要放出來過帶,人員直接走進安檢門。安檢關卡雖嚴格,但秩序井然。
記者了解到,新館特別為了滿足各類觀眾的需要,允許嬰兒車入內;對殘疾人還專門設置相關的通道。整個設計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在各個過道和展館內,還有免費飲用水。
自然資源展廳:
高達11米的“恐龍”
昨天下午,省博新館自然資源展廳一下子成為最聚人氣的地方。這一展廳是新館最具創(chuàng)意亮點的展廳之一,4000平方米的展廳,高度8米、22米不等的高大空間,展示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都堪稱目前國內各博物館首創(chuàng)。高達11米的“恐龍”伸直了腰;十幾米長的須鯨骨骼標本也舒展了身姿自由遨游其中。珍貴的海底動物,配備以電子光像的外景,猶如身處奇妙的海底世界。
歷代陶瓷展覽廳
國內唯一存品青花瓷
在館藏歷代陶瓷展覽廳,省博藏品的古代陶瓷器數(shù)量多、質量好,包括全國各大窯口的文物,其中以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各品類的瓷器,以及廣東本土特色的石灣陶、廣彩瓷等藏品尤為豐富和精美。特別是幾件青花陶瓷、釉里紅,還是目前國內唯一存品,價值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