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口常開》
在德化的瓷塑藝術家中,他是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家;在德化的企業(yè)家中,他是非常出色的瓷塑藝術家。
他是何許人也?他就是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德化縣富東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陶瓷藝術創(chuàng)設總監(jiān)——林建全。話說林建全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是言語所不能道盡的。
在與林建全的交流中,我們感受不到他是一位上了40歲年紀的人。他,激情澎湃;他,自然率真;他,一絲不茍……
他可以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但是絕對不能沒有自己的瓷塑創(chuàng)作室。大年初一,正當人們忙碌于走訪家門的時候,林建全卻獨自待在創(chuàng)作室里潛心研究。他真正心無旁騖地投入到他至愛的瓷塑藝術創(chuàng)作中。
他對藝術相當嚴謹,每次都是將他所制作的瓷塑拍攝起來,然后飯前飯后、睡前睡后不停地看,不停地找毛病,再不停地易稿。他在這樣反復的過程中,尋求藝術中最美的焦點,直到自己對視作品時能表露出自信的微笑,才將此作品展示于人。并在展示過程中,不斷吸取不同欣賞者的意見及建議,進而反思自己的作品,追求更高、更完美的藝術佳作。有人說林建全對瓷藝的追求已達到“癡心”的程度,我看不只是“癡心”而是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我們來到他的瓷塑創(chuàng)作室里,他正在創(chuàng)作彌勒,他高興地拉著我們說:“今天下午,我又有了新的突破,你們看這彌勒笑得是不是比原來的更燦爛。”他自嘲說這是在笑他自己。
作品是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寫照,從彌勒的笑臉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林建全對生活、藝術充滿著熾熱之情。我將彌勒握在手中,它像是個不倒翁,活潑可愛,讓人愛不釋手。林建全在尊重傳統(tǒng)技法、文化的基礎上融入個人風格,進一步深刻、神話了彌勒的神韻。彌勒大大的肚子,豐滿的面相,大氣的耳朵,形象逼真地表達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好的作品是讓人百看不厭的,是不同的人或者不同時期看著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500多年來,她的微笑成了一個謎,科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等都給予不同的猜測,眾說紛紜。但是終其所有答案是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微笑帶給了我們希望。
彌勒的開懷大笑,在林建全的瓷塑刀下,也是活靈活現(xiàn),笑得是那樣的燦爛,那樣的自然。在與林建全的彌勒的對視中,我們也不禁會心一笑,再多的煩惱也都煙消云散,再大的事情也都可以一笑而過。
林建全說:“藝術,在我感覺那是一種可以激發(fā)人們的生活熱情、激情。在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或欣賞藝術品中,我們能進一步體會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生活,看到希望……”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林建全的淡淡話語令我醍醐灌頂,頓悟藝術的最終目的就是回歸自然、回報生活。
幾十年的瓷塑生活,林建全說:“我最想說的是幸運。我幸運選擇了這個專業(yè),從事了這個專業(y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幸運我的夢想在作品中得以體現(xiàn),并且還可以將自己的感悟、理念及藝術情思通過作品同別人分享。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的精神、理念通過作品卻可以流傳于世,而且越來越明亮。”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林建全幾十年如一日,執(zhí)著地追求土與火的藝術,追摹古人、別出新意,在瓷塑征程中一路涅槃。從西洋油畫人物建白瓷浮雕壁飾到世界名人建白瓷浮雕壁掛,從渡海觀音到毛澤東再到建白瓷馬系列,林建全不斷開拓進取,攻破技術難題,致力構建現(xiàn)代瓷塑的新樣本,理性回歸現(xiàn)實審美意識及中國文化內(nèi)涵。(文/蘇曉霞)

《為人民服務》

《閑庭信步》

《萬馬奔騰》

《其樂融融》

《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