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雜市場一直都是藝術品市場中最穩(wěn)定的板塊。這個板塊的市場基礎好,其收藏群體和喜好者相對固定,是一個成熟的收藏品種。由于數(shù)量的限制,瓷雜不可能像書畫或當代藝術那樣炒作,這也決定了瓷雜市場不會大起大落,而是相對平穩(wěn)的發(fā)展。更何況,瓷雜是被全世界公認的中國藝術品的主流,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即便有金融危機的沖擊,這個板塊也永遠都不會缺少藏家,就怕沒有好的拍品。
而瓷雜市場在2009年的行情也再度證明了,好作品就會有好的價錢?梢哉f,瓷雜市場已經(jīng)進入了“名牌”時代,即買家更看重拍品的出處、來源和珍稀度。那些存世稀少、來源可靠、集現(xiàn)時代文化特征與工藝極致的作品最受藏家歡迎,可見藏家對藝術品的欣賞水準已經(jīng)逐步上升到更高的文化層面。
過去在瓷雜這個板塊,內地市場沒有發(fā)言權,2009年這種狀況似乎有了不小的改變。2009年全球中國瓷雜拍賣成交價首位被一件內地市場拍出的瓷器所占據(jù),并且8344萬元的成交價也改寫了內地瓷器拍賣的記錄,同時10強中,出現(xiàn)了3件內地市場的拍品。分析原因,這與內地藏家實力的增長不無關系,也與北京逐漸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中心不無關系,許多頂級的藝術品越來越多地在北京市場露面,也說明了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邁向國際化的開始,而反過來也能吸引越來越多的頂級拍品現(xiàn)身內地市場。
只要有好的藏品,就會有藏家拼搶,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問題是要征集到好的拍品太難。今后內地瓷雜市場繼續(xù)發(fā)展的關鍵還要看拍賣公司能否征集到真正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