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院學生制作的陶藝
6月20日正值夏至。夏至,太陽位于黃經90度,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在南山路上的恒廬美術館,有一場和夏至有關的展覽――《黃經90度――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研究生五人作品展》,作者分別是美院陶藝系研究生劉潔、孫麗娟、吳芝娟、李洋、李增龍。展品形式豐富,包括陶塑、器皿、紫砂壺等,個性獨立,特色鮮明,勇于探索當代陶藝新的藝術樣式。除此之外,展覽還特邀了五位研究生的恩師:中國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劉正教授、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周武副教授、陶瓷與工藝美術系吳光榮副教授攜作品共同參加。
巧合的是,在浙江博物館也有一場和陶瓷相關的展覽。剛剛在龍泉青瓷藝術珍品評選活動上獲獎的40件作品正在這里展出。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而被譽為瓷苑的明珠。和美院學子們的新銳設計不同,這個代表了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展覽也十分值得一看。
不遠處的雁南藝術機構也正在舉辦一場和美院學生有關的展覽:《出走地平線―中國美術學院當代版畫青年展》。在當代藝術中,版畫一直處于沉默的邊緣地帶,遠不像油畫、國畫以及其他藝術形式那么受大眾的關注和青睞。這次展出的是美院版畫系的系列優(yōu)秀作品,也是杭州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之一,展期為6月19日至26日。
勞動路上的瀚陽藝術中心也有一場很值得一看的攝影展――《北-向》俞高峰攝影個展。內蒙古商貿學院藝術設計系教師俞高峰生于江南海邊的浙江寧波,卻遠行于塞外青城,對大江南北的風土人情有著獨到的觀察角度和記錄方式。展覽的三部分內容看似離散,卻體現了這位生于南國的北方藝術家特殊的美學理念:《十月》,是對女性的向往,青春的懷念;《鏡・遇》探討的是人際關系;《正北方》則是江南人眼中的北疆――遼闊,貧瘠,蒼勁。